通過我們在網上的聯系,這個網站變得很有宗派色彩。從視角和感知上認識一個人的二分法過程隨著每一次新的相遇而不同。通過兩者的結合,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出現了,這是以前不相容的。尼爾斯·玻爾將這一推論應用到他的互補理論中。出于理解光的原始本能,他將海森堡的粒子理論與愛因斯坦的波理論結合起來。為了能夠理解光的魅力,一個人必須考慮兩種理論同時存在的可能性,但他不能同時感知這兩種理論。由于西方哲學在現代性中一直處于自我懷疑的狀態,其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構建了“安德爾他者”,即在遇到不協調時尋找第三條道路。這個他者,被C.G.榮格描述為兩種人格相遇后的轉變,允許從追溯概念的摩擦中解放出來的思想的批判性發展;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真空。即使榮格的寓言在最初的連貫性上明顯更早、更先進,但將它與道教創始人老子聯系起來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