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是一個游客中心,以了解巖崩和1905年和1936年洛恩巖崩事件的強大故事。該項目的建設是巖崩期間力量的反映。這座建筑坐落在海拔70米的陡峭山上。這是為了體驗海嘯的高度,由于巖崩摧毀了村莊。文本概念。該項目旨在將奈索登開發為一個了解巖崩和羅恩的強大故事的目的地。主要的目標是通過提供入口或保護現有的站點質量來加強目的地。該項目為汽車和自行車游客提供停車位和休息區。設計理念是游客中心對主題進行全面的介紹,然后讓游客進入景觀,體驗不同的歷史地質現象。戶外學習展覽由三個站點組成,沿著現有的路徑從游客中心一直到面對Ramnefjellet的Lovatnet。第一站和干預的地方是洛達倫沉船,它被拋離水面500米,現在躺在森林的中央。長期以來,當地社區一直在討論在船的周圍建造一個遮蔽結構,以防止它被風化。第二站,也是介入的地方是失落的紀念碑,位于內索登最高的山頂上。1905年,洛安幸存的居民為在第一次事故中喪生的人建立了一座紀念碑。在1936年的第二次浪潮中,這座紀念碑被沖走了。1936年后,該遺址上出現了一個不那么永久的木制十字架。作為我畢業證書的一部分,我重新設計了一個更永久的紀念場所,讓人們意識到那些逝去的人的名字和他們的來源。小路的盡頭是洛瓦內特湖。在這里,游客可以體驗到位于湖中央的大巖崩。我的設計是一個橋梁結構,讓游客近距離體驗巖石島嶼。這是自然之路的終點。游客中心的位置在湖面上方70米左右。這個高度是決定建筑位置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允許項目的游客體驗摧毀村莊的海嘯的高度。該項目主要包括一座建筑和三個室外干預。該建筑提供了一個全年無障礙的公共戶外視角。這個觀景臺還可以作為一個戶外禮堂,供導游團和學校班級游客參觀。游客中心分為兩個主要的公共項目。150平方米的展覽/學習空間和一個75平方米的餐廳。項目的其余部分用于流通、衛生間、存儲和管理空間。游客中心的結構系統直接反映了巖石坍塌過程中所產生的力量。巖崩是山體大裂縫削弱其結構能力的結果。巖崩的主要力是剪切力。當這些力出現時,松散的石塊底部會受到壓力,背面會受到拉力。這種力的關系加上體積的自重往往會產生動量。這種關系被連接為建筑的結構系統。基礎原則的發展是為了盡可能少地損害環境。基礎技術是以雪崩防護技術為基礎的。建筑是可見的,讓游客理解其中的力量,以及建筑與山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