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你將聽到一些對新iPhone缺乏革命性升級的批評。本周三,舊金山的新聞發布會上,蘋果宣告其最新的智能手機iPhone 6S和 6S Plus僅僅添加了少量幾個新特性,包括一個壓力感應屏、更好的攝像頭和一款新顏色——粉紅,或者,用蘋果的營銷宣傳語說——“玫瑰金”。
每年都有類似的吹毛求疵的評論。如今,iPhone已是蘋果公司最重要的產品——大多數人認為它是這個星球上最賺錢的產品,而很多分析家認為這一重要性恰恰凸現出一種脆弱性。因此,科技觀察家們又開始預測蘋果的這種魔力還能延續多久了。蘋果在維持其業界超凡領導力上做得足夠好了嗎?iPhone還能吸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幾乎所有的利潤嗎?
是時候緩緩這種儀式化的對iPhone前景每年例行的擔憂了。經過這么多年對iPhone長期愿 景的不確定之后,已經可以明確,無論其最新功能功過如何,蘋果已將該設備推向了人人稱羨的地位。iPhone統治地位的持續或許不是100%確定的事,但在科技產業,這或許就是你當前能確定的事了。
在許多基本的方面,iPhone都打破了商業規律,尤其是科技產業的規律。這些規律或多或少總是堅持硬件設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便宜,利潤越來越薄。這些規律成立的基礎,是硬件非常易于大宗商品化;今天看起來很神奇的東西被廣泛復制后沒幾天也就司空見慣了。個人電腦便是如此,服務器、照相機、魔術概莫能外,若非蘋果的上佳努力,平板電腦或許也會走上這樣的發展歷程。
事實上,大宗商品化給智能手機產業造成了巨大破壞——除了蘋果。最近5年里,運行谷歌安卓系統的設備銷量遠遠超過了蘋果的設備,目前占據了智能手機絕大部分江山。
數年來,觀察家們預測安卓不斷壯大的市場份額將促成蘋果的利潤下滑(利潤,而不是市場份額,才是商業的重點)。如果觀察家們一語成讖,那幾乎就是重演 Windows PC 挫傷蘋果 Mac 業務一幕?!昂?,蘋果,醒醒吧——又來了”——《商業內幕》的Henry Blodget在2010年就警告道。然后,在2011、2012、2013、2014年每年都警告一次。
這些預測沒一個成真。盡管iPhone銷售增長在2013和2014年有所減緩,去年晚些時候還是達到了接近創紀錄的水平,利潤也居高不下。
“新3D觸摸界面就是蘋果從候選陣容中準備推出某些產品前先測試其技術的方式的最佳例證?!?/P>
大宗商品化非但沒有殺死蘋果,反而引發了更奇怪的事:它阻礙了蘋果在智能手機產業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直到去年,三星可是一直在鯨吞蠶食智能手機產業的利潤。市場調研機構Canaccord的報告稱,2013年年中的巔峰期時,智能手機產業每1塊錢中,三星就幾乎占據了5毛。(另外5毛歸蘋果所有。)
但像小米一樣的中國手機市場新貴推出的低端好用的安卓手機的興起,以及蘋果大屏iPhone的人氣飆升,令三星遭遇了麻煩。7月,三星報告了它連續第七個季度利潤下滑。Canaccord最新的估測顯示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利潤中拿到了15%,蘋果則是92%。(二者相加超過100%是由于智能手機產業中的其他商家都虧損了,因而他們在利潤中所占的份額是負數。)
你可以預期蘋果的份額上漲。如瑞士信貸分析家上周在一份報告中的解釋,全球4億iPhone用戶中只有30%升級到了蘋果去年推出的大屏模式。蘋果在隨后幾年必定隨著其絕大多數用戶不可避免地升級換代到大手機而收獲更多的錢財。換句話說,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蘋果將一家獨大:或許它將成為唯一一家賣手機能掙錢的公司。
蘋果的配套服務還遠未達到完美的程度;如我前面指出的,對很多人而言,谷歌提供了一系列更好的可在iPhone上運行的云服務。但,蘋果的服務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足夠好了,而且隨著公司持續擴展其生態體系——覆蓋支付、家居和健康設備,蘋果將繼續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打造不同種類的鎖定性產品。一些人因為蘋果優秀的App Store而追隨iPhone,其他則是因為iMessage,還有很多老年人是緣于FaceTime視頻通話和iCloud照片分享。幾乎所有人跟隨蘋果,是因為他們覺得蘋果的iOS手機操作系統導航更簡單,維護更容易,比零零散散的安卓好用多了。綜合起來,就變成了蘋果的競爭對手難以復制的大成功。
但 iPhone不僅僅在于它能做什么,而在于它對用戶的意義——蘋果設計并營銷該設備以造成全球饑渴的精明方式在這一產品上被直接體現了出來。正如作家 Ben Thompson所說,iPhone是各種意義上的“凡勃倫商品”——高價實際上提升吸引力的產品。蘋果疏于售賣低端手機的策略或許正好引領了它的成功。比如說,亞洲的iPhone代理商就說,對很多人而言,更低端的iPhone——即使是二手的,也比全新的功能更全卻更便宜的安卓手機更具吸引力。
換句話說,縱觀全球,iPhone就是一個身份象征,不是普拉達那種輕佻浮華的,而是你會發現它還相當實用的那種身份的象征。
當然,蘋果的戰略在不可預測的沖擊面前也是脆弱的。蘋果將其盈利賭在了全球財富增長上。如果這一增長放緩,比如說,中國經濟陷入低谷,或者,長遠來看,西方國家工資停滯不前降低消費者隨意花錢更換手機的意愿,那么,iPhone也將遭遇危機。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近期的中國市場危機中,蘋果首席執行官 Timothy D. Cook急于向投資者保證蘋果公司在中國的地位。
不過,目前來看,還難以設想出蘋果會以什么特別的方式敗給它的競爭對手。八年過去了,iPhone已成為全球手機市場最大贏家,并且還將繼續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