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作為目前國內最具創新活力的行業之一,每年都會吸引國內外不少熱錢進入淘金,甚至國內不少煤老板和傳統企業土豪也開始到互聯網尋找機會。而更多的有志青年為了成為第二個馬云或是李彥宏,更是奮不顧身的投入其中。
我們不禁要問,現在到底是不是互聯網創業的黃金年代呢?
O2O正處于創業紅利期
事實上,放在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 從事IT互聯網相關工作會被很多人認為是一項非常高大上的事情,特別是在傳統行業從業者眼里,IT互聯網從來是聽說過也用過,但就是不知道怎么玩的東西。而到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當60歲的大爺大媽也玩上微信的時候,當貧困縣城的青年也開始在陌陌上嘗試交友的時候,互聯網對他們來說具象化和生活化了。
而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很可能幾乎所有的創業項目都會與互聯網發生聯系。過去,互聯網行業主要解決的豐富人們線上的生活的事情,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徹底來臨之后,互聯網行業將朝著改造傳統商業的大方向徹底邁進,將徹底改善的是人們在線下生活的體驗部分。
當我們回望已經過去的2014年,看看哪些在媒體上頻頻獲得曝光的創業項目,比如馬佳佳的情趣用品店、 黃太吉煎餅店以及雕爺牛腩等。這些真的是移動互聯網創業代表項目嗎?可能并不是,那這些品牌為何卻比一些純粹的互聯網項目獲得了更多的曝光量呢?
事實上,這可能正是當前互聯網行業與傳統行業激烈碰撞下的特殊的時代產物。當互聯網與傳統商業在一起,到底能夠下什么蛋?這是大家都很好奇的。這些被冠上互聯網思維的傳統商業的創業項目,給了很多投資人以新的想象,也給了媒體更多報道的體位和角度。
而與此同時,其實也預示著由于互聯網線上服務已經被巨頭割據和深耕,互聯網純線上創業項目的沒落。對于巨頭們來說,他們的確已經具有了護城河,除非是在大時代的變遷下,他們并不會被創業者輕易顛覆。因此,互聯網純線上服務的創業者越來越難脫穎而出,相反,傳統線下商業是巨頭們不熟悉的,或者是在線上紅利未盡時,巨頭們不愿意去啃的骨頭,因此O2O創業者現在正處于紅利期。
移動互聯網即將迎來第三波創業浪潮
以往,大部分的互聯網創業者很可能都是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過多年,然后開始在行業內進行創業。而現在,跨界創業者越來越多,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則可能來自于各行各業,這其實是因為在目前最熱的O2O創業浪潮中,需要更多的傳統行業的人士介入,并且隨著行業的越深入,傳統行業的從業者的優勢越發明顯,越可能在互聯網創業大軍中占據主導地位。
這同時也是因為互聯網正在變為人人皆可使用的工具,或者說是相當于“水”和“電”這樣的基礎材料,借助于互聯網工具,傳統行業的商業人士因為更懂線下商業的操作規則,他們能比以往更加游刃有余。相反,純粹互聯網行業的創業者,如果想在O2O領域內創業,很可能需要交更多的“學費”,或遭遇更多的挫折。
總體來看,當前的時間節點確實是一次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浪潮,現在應該基本可以明確主要分為三波,第一波基本已經屬于過去式,這個應該是從2009年到2012年,這三年無論是傳統互聯網公司還是創業者主要的方向都是將線上服務移動化;而第二波則是正在進行的O2O創業潮,從2012年開始興起直至現在,主要是線上企業通過互聯網產品對線下企業的商業模式進行升級改造;而第三波浪潮則是未來式,很可能是線下傳統商業反哺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