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的外造型基本上都很相似,很多人就懷疑說是XX公司抄的,其實在整個汽車的設計環節中或多或少都會借鑒一些成熟車型的設計,但為了規避外觀專利,就不可能完全一樣的,也有很多的元素是中國汽車設計師的原創杰作。例外,導致外觀相似的一個原因是汽車要上市需要滿足一些強制性標準,例如外部凸出物校核、行人保護、照明系統等相關要求,這樣難免會出現一些相似性。現在的轎車不像以前美國的經典老爺車,外觀只要是流線型就行了的,要考慮到行人的安全就必須符合法規項。
有人會說,那汽車設計還有什么意思啊,現在的好多的汽車設計師也會有些困惑,要解答這個問題,我首先大致說下汽車設計需要的幾個部門:造型部(造型、油泥、數字模型)、工程部(總布置、車身、底盤、電氣、內外飾)和CAE部。這是一般的汽車設計公司需要配備的幾個部門,那些管錢、管事的部門就一筆帶過了。一般學工業設計的都在造型部,學理科和工科的就分在工程部和CAE部,要強調的是總布置部門,一般是車輛工程專業,負責人機工程、系統和零件布置、法規項校核,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問題就在于此,一般造型部門除了內部設計的質量控制之外,很多的修改意見來自于總布置部門,要么是CAS面不符合法規項,要么是不滿足人機工程的要求,要么是空調出風口的布置位置需要修改,或者其他種種邊邊角角修改。其實,汽車設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做造型的汽車設計師往往只關注于自己所熟悉的很小的一塊,而忽略了整個汽車設計流程和研發體系,如果汽車設計師能夠了解法規項的要求,就不會受到那么多的約束,也不受制于對法規的迷茫,或許在造型的藝術創作上會取得很大的進步,或許在未來的汽車設計公司將總布置和造型會合并一個部門,統籌整個汽車設計流程,等到那天,汽車設計師就像是刀劍上的舞者,輕松自如。在法規的邊緣勾勒出美妙絕倫的汽車流線形輪廓。
汽車設計師要明白一點:汽車設計就是在法規和美學上的權衡,懂法就離美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