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歌于2012的一項研究中表明,用戶只需1/50或者1/20秒就能判斷一款界面,用戶本能上期望界面是有序、簡介、毫不費腦的,這就是為什么扁平化設計提倡簡約,為什么復雜的視覺設計越來越不吃香的原因。
進一步說,“有原型依據”的界面,結合簡約的設計理念,往往能夠更容易獲得用戶的青睞。
[Page: ]
越簡約,越好!
但是為什么呢?
本文,我們來探索一下“認知學理論”和“視覺信息處理理論”,希望以此為指導,能幫助你更好的進行界面簡化,提升你的設計觀念。
本文參考了一些界面(尤其是網站)的簡化對比,并給出了充分的數據證明,事實證明,簡化能夠大幅提高轉化率。
有原型依據的界面設計
如果我說“家具”這個名字,95%的人腦海中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椅子。當我問“代表男孩的顏色”,一般人也都會想到“藍色”,“粉色”代表“女孩”,問到“汽車”,一般會想到“小轎車”
某物的原型指:當你與某物交互時,首先映入你腦海的精神形象。我們人類天生有這種“對號入座”的習慣,無論是是界面還是家具,當我們面對它們時,我們的大腦都會做出反應,看它和自己的“預期”像不像,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著一個模板庫,不同類別的事物都有不同的模板,在我們看到相應事物時,我們都會和大腦中的模板對比,從而判斷相應事物的外觀和使用感受。
以網頁設計為例,原型依據的種類很多。對于電商網站,用戶有一種模板,對于社交網絡,又是另外一種,博客,又是一種。如果你看到的網站和你的預期不符,那么在心理上,你便會抗拒這個網站。
如果要設計一款“為年輕人提供服務的在線服飾商城” ,你心中的預期應該是這樣:
image credit(圖像來源)
下圖可以算是“在線服飾商店”的網站原型匯總,而上圖比較符合下圖的標準。但是上圖的網頁設計,在參考下圖的基礎上,還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東西。
image credit(圖像來源)
事實上,導航高效的電商網站,幾乎模子都差不多。這不能說是竊取,因為用戶對電商網站的預期就是這樣,如果你過度表達創意,用戶不一定買單。
什么叫認知流暢的界面設計?
大腦看到事物后,會有一個預判,會判定這個東西是否容易理解,這就是“認知流暢”背后的基本理念。
“讓用戶掌握全局”,這句話在不少設計師口中反復出現,但到底什么是掌握全局呢?我來告訴你,掌握全局的意思就是:界面簡單,用戶掃一眼,就能知道功能是什么,界面中都有什么,我要找的東西在哪里。這就是掌握全局的含義。
[Page: ]
“界面的流暢性等同于界面的有效性,信息也有重量。” — Uxmatters.com
認知流暢和“曝光效應”(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有所聯系,你越熟悉某類事物,你越能接受某類事物。
image source(圖像來源)
對于界面設計來說,同理。
用戶“很熟悉”博客網站中博文底部的評論輸入框。用戶“很熟悉”電商網站中高分辨率的大圖和精美的Banner。
如果你的界面設計和用戶心理預期不符,那么你的設計往往會被用戶否定。
看看下面這些電商網站,看你是否能找到一些相似性?
注意: 都說“不要盲從潮流”,可潮流是因為用戶認可才形成的,一定要尊重用戶,這樣你才能獲益。
因此你的設計一定要遵循用戶的預期,一定要有原型依據。
很多設計師不做研究,想當然的設計。很多電商網站使用自動滾動欄來展示圖像,但實際上,自動滾動欄降低轉化率。
[Page: ]
當設計遭遇用戶預期——案例研究
上圖的三幅圖像中,均展示了用戶想在電商網站中看到的元素。即便你從未上過此類網站,也能夠快速認同這種設計。
我們常說一句話"了解-掌握-深入",這種符合用戶預期的設計,完全可以跳過了解/用戶指引/用戶教學流程,讓用戶快速上手,用戶上來就處于“掌握”階段。他們能大致了解功能、理解界面劃分,這便是高認知流暢的界面設計。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 Skinnyties.com的網頁重設計。(這也是一個電商網站)
之前:
之后:
改版后的幾個關鍵點:
-
遵循了上面提到的電商類網站用戶預期原型圖。
-
大量留白,凸顯出更多的可點擊區域。
-
“精”而“美”,分辨率高,單一產品的簡約性得到凸顯,采用了對照色來作為視覺強調。
重設計后,新網站上線3周后的數據統計:
轉化率提高l了13.6%,跳出率降低了23.2%,各設備用戶增長率42.4%。
這款重設計本身,談不上多出彩。僅僅簡單的滿足了用戶預期,對應上了用戶對于電商網站的“模板”而已。新的設計“更開放”、響應式,設計元素一致。
和老版相比,重設計非常明智,減少元素,減少用戶的判斷和選擇,讓用戶實現快速購買。
[Page: ]
視覺信息處理理論與界面簡繁
哈佛大學、科羅拉多大學、馬里蘭大學以人口統計的形式制作了一張關于“美學愉悅感”的圖表。
紅線代表簡約,藍線代表復雜,簡而言之,界面設計越復雜,視覺吸引力越差。
為什么在科學上,人的大腦更容易處理簡約的信息?
簡約為美的原因,在于大腦和眼睛無需耗費心力去處理、解碼、貯存信息。
你的視網膜會將真實世界的圖像信息轉化為電脈沖。這些脈沖與相應的感受態細胞發生關聯。從而傳遞了色彩、圖形信息給大腦。
顏色和元素越多,眼睛需要做的工作就越多。
看似相同,實則不同,每個元素都能傳達微妙的信息
image source(圖像來源)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是真的。因此在界面設計中,每個元素都很重要,無論是字體,Logo,色彩選擇,留白(上圖)都很重要,都會影響到用戶對界面的感受。
一些界面復雜的原因,是設計師的問題,設計師沒有充分利用每個元素的功能性,因此有些功能就需要視覺元素的“重復疊加”來實現,因此反復,美學上也不被用戶接受。
視覺信息處理理論不容小視,針對此進行設計優化,可以減少用戶信息搜索耗時,減少用戶認知負載——只要你能夠充分利用手頭的元素就好。
MailChimp Logo的重設計,看似很小的改動,感覺上,完全不同,第一版由于字體過于纏繞、潦草,雖然幾個字母,但是看起來很費力。而第二版的優化真可謂下了功夫(如下):
增加筆劃間的距離,留白讓Logo看起來更“流暢”:
更流暢的節奏感:
在筆劃相遇點,采用更纖細的線條,提高字母主體的可讀性。
更流暢的弧度感。
MailChimp,這9個字母,很簡單了,是吧?但是看了上面的比較,你發現“簡單”也有“相對簡單”和“更簡單”的區別。新的Logo設計,讓用戶看起來更舒心,也能更好的傳達“流暢發送郵件”的產品理念。
數據統計,Logo改版之后,六月份新增了100W用戶。
[Page: ]
“工作內存”和轉化率圣杯
簡約為美、簡約有效、簡約致勝的原因可以在我們人類的大腦中找到答案。
普林斯頓的心理學家 George A Miller曾做了一份著名的報告,其中指出,人腦有5-9塊儲存短期信息的區域,叫做“工作內存”(各位聯想一下PC內存與硬盤的區別,一個短期,一個長期。)
工作內存是大腦的一部分,能夠讓我們在幾秒內貯存、處理信息。幫助你凝聚注意力,保持不分心,更重要的是,幫你做決定。
image source(圖像來源)
[Page: ]
簡約能夠減少工作內存中的“噪音干擾”
在“簡約,有原型依據的界面設計中”,5-9塊工作內存可以高效運轉,讓我們可以迅速掌握信息,從而解決問題。
偏差導致用戶離去
當你的設計不符合用戶預期時,就產生了偏差,用戶就會離去——我口袋只有200塊,我絕對不會買400塊的東西。
配色、對稱美、加載速度、圖像清晰度、這些用戶都有著相應的預期。那么面對一些不流暢的設計時,工作內存是怎樣處理的呢?
當遇到熟悉的事物時,工作內存會調用長期記憶來完成任務。當長期記憶中不存在此類記憶時,整個節奏就被破壞了。
這就是為什么一些文章反復提及用戶習慣,用戶習慣就是這么重要,不要隨便破壞。
用戶日常瀏覽的網站、用戶的年齡、性別、所處的國家,都會影響到他們的認知。
[Page: ]
結論
如果用戶在你的設計中找不到參考原型,那么他們便會否認你的網站。“應該會這樣”他們往往會有一個預期。想讓用戶買單,必須先滿足用戶的心理認知習慣。
附贈:簡約UI設計的7條建議
1. 研究用戶最常使用的應用和網站,多做案例研究,找出在關鍵位置設計的妙法。
2.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博百家之眾長,汲取成功設計的優點,混入你的設計中。
3. 設計布局時,要考慮認知學原理,最重要的東西放在用戶最習慣的地方。
4. 根據自己的色彩、Logo和字體,簡潔的進行視覺傳達。元素不宜過多
5. 保持簡單,巧妙使用留白。
6. 再三檢查加載速度、美學等因素。
7. 原型依據不是純粹的視覺抄襲,而是心理上的某種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