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合”主題展通過中國畫、油畫兩種不同繪畫語言的闡述,反射出當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對藝術的促進,并為當代文化批評和社會學的研究提供一個生動鮮活的藝術文本。
10月8日上午,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意·合”主題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此展覽邀請了當代有影響力的國畫家、油畫家吳長江、孫景波、田黎明、楊飛云、朝戈、賈滌非、忻東旺等共32位,他們大多是繼85美術思潮后成長、發展起來的一批卓有成就的藝術家,他們在當代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國畫、油畫兩種不同形式的繪畫語言對當代藝術所蘊含的意義進行全面的闡述。
在展覽現場展出了藝術家段正渠的《回家》等油畫作品,段正渠用樸拙、率真的繪畫語言,表現了黃土高原那些粗狂而又柔情的人們,營造了一種荒澀悲涼的美感,使作品充滿著土地的恢弘與生命的強悍。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力的近作《春風》中仍然用馬的形象進行創作,用馬的符號作各種變化,馬的變形、錯位,都是生命力的外在表現。而展廳中解讀忻東旺的作品似乎總有一種快感,他以獨特視角的夸張造型,版測式厚重的筆法,高境界的總體概括展現了他特有的“忻式”風格。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對此展覽給與了高度評價:此展覽一方面是對當代藝術進行一次較為全面的階段性總結;一方面通過這一“被選擇”的集體作品進行呈現。尋找他們身上獨特的藝術氣質既區別于其他集體不同的文化訴求。
據悉,此展覽將于10月8日結束。
參展藝術家:龍瑞、盧禹舜、吳長江、孫景波、田黎明、楊飛云、朝戈、賈滌非、忻東旺、段正渠、唐勇力、曹力、孫志鈞、劉進安、范揚、李洋、閆平、王彥萍、許俊、李天元、袁武、于文江、王克舉、鄭藝、紀連彬、賈廣健、劉商英、白曉剛、劉云、陳風新、石煜、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