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想像空間 內容亦真亦幻
本報東京電 從《鐵臂阿童木》到《機動戰士高達》,從《蠟筆小新》到《東京教父》,日本的動畫片和漫畫書風靡全球,也形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巨大產業。
日本動漫界著名評論家、職業動漫編劇、NHK電視臺動漫節目評論員冰川龍介27日在此間向駐日外國記者介紹了日本動漫作品的特色和發展趨勢,提出不少有意思的見解。
冰川說,數字化動漫作品主要分成兩類,一是把手繪漫畫或照片移植到計算機上的二維動漫,二是直接利用計算機生成圖像的三維動漫。美國動漫作品大多是三維的,而日本動漫作品目前大部分仍是二維的。與美國相比,日本動漫作品的特色在于想像空間帶來的美感。
冰川分析說,美國動漫作品中,人物臺詞多,肢體表現力強,畫面細膩流暢,富有動感。不少美國動漫作品的風格類似好萊塢真人大片,細節豐滿全面,觀眾處在一個接受者的位置上。而日本動漫作品的表現方式則富于象征性,有很多沒有明確表達出來的潛臺詞和畫外之意,從而給觀眾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在冰川看來,欣賞日本動漫作品是一個創作者和觀眾產生互動的過程。
冰川還認為,在表達細膩純真的感情時,動漫作品比電影更有優勢,能夠更好地表達人類共同的情感。
冰川說,日本動漫作品的一個主要受眾群是十幾歲的青少年。為了迎合這批觀眾,不少日本動漫作品的主題都涉及人與世界或人與社會之間的隔閡。
不過,近年來日本動漫作品的題材日趨豐富,內容亦真亦幻。2004年押井守執導的《攻殼機動隊2:無罪》通過科幻故事探討了人類存在的本質,2004年前田真宏執導的《巖窟王》則是一部科幻化的古典復仇劇。
在展望日本動漫業未來時,冰川說,日本動漫業近年來作品數量增加很快,如今每周上演的動畫片可達上百集。隨著相關技術的成熟,不少動漫作品甚至可由一個人完成全部制作。
冰川還說,目前,日本動漫界涌現出一批40歲左右的少壯派導演。可以預見,在宮崎駿之后,一個新人輩出的時代正在到來。
65歲的宮崎駿導演的《幽靈公主》和《千與千尋》是日本歷史上票房價值最高的國產電影。其中《千與千尋》曾獲奧斯卡獎。
動漫數字
2270億日元 據日本媒體發展研究機構統計,1990年日本動漫市場規模只有1070億日元,2004年則達到2270億日元。
60% 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報告顯示,世界各地放映的動漫作品中有60%來自日本。
35億多冊 統計資料顯示,日本有漫畫周刊、半月刊78種,月刊2246種,日本全年漫畫書刊銷量為35億多冊。
20% 過去5年間,中國動漫產業平均年增長率在20%以上,是同期世界動漫產業年均增長率的10倍。
1000億元人民幣 據有關專家測算,未來3至5年內,中國動漫及周邊產業年產值至少將達1000億元人民幣。
22.6萬分鐘 2005年,中國電視動畫片題材規劃部門共收到全國68家動畫制作單位報送的申請立項劇目173部,廣電總局批準了其中的164部共計2.4萬多集,總長度為22.6萬分鐘。(經濟參考報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