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皮特當然要有Studio
2005年,布拉德·皮特接受美國《OK!》雜志采訪的時候,被問及如果沒有成為一名演員,會考慮去做什么,“我會投身建筑行業。”事實上皮特對建筑和城市的確有自己的理解:“我想設計建筑。我想去改造洛杉磯的城市建筑,我是說真的!想想看,這是個很棒的城市,有著很棒的建筑。但你看看他們都對好萊塢大道干了些什么,到處是充滿商業主義味道的建筑。看看瑞典人都在干什么,在那里你可以把一些偉大的設計實現為一座偉大的建筑而不是到處建造商業街。說起這些我感到很惱火,有些激動。”
這番見解,完全是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建筑師口吻。看來這位大明星對建筑具有確實的個性理解,才會得到建筑大師Frank Gary的喜愛,愿意收他為徒,“一起做一些建筑的事情”。所以對于酷愛設計的皮特,當然要有一間專業的藝術Studio了。
買下工藝美術運動的代表作
幾年前布拉德·皮特請他的設計師朋友為這個理想專門修建了一個建筑工作室。地點在好萊塢,原址具有近百年的歷史,出自美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先驅“格林兄弟”之手。這是一個庭院式布局的老宅,三個房子圍合著一個優雅的院子,格林兄弟強調材料的原始用途,追求“誠實與簡單”。因為喜歡這個風格,皮特買下了整套房產以及鄰近的新房。
院子的布局和北京的四合院有些相似,在尺度上卻和蘇州園林更接近。因為是由四個獨立的房子圍合著一個花園共同組成了這處院落,若客人進入大門,游覽順序大致是這樣的:從花園入口處進去之后,從右到左錯落的三個房子是私人空間,比如臥室、客房、可舉行大型派對的客廳、廚房、活動室等,然后繼續往左走,作為公共空間的建筑工作室在原格林兄弟設計建造的房子后方。
有天份的設計師皮特
陶藝、雕刻、建筑設計……對于皮特的創造性和設計感覺,連職業設計師也是贊不絕口,皮特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演員,在設計方面也很有天賦,而且在前往好萊塢發展之前,皮特大學時代主修的就是藝術設計,所以皮特對自己的Studio甚為得意。這是一個方正的單層房子,結構簡單,線條明確。設計組合Graft做完外保溫措施后,首先在房子外圍的四個角上設置了一些功能小空間,如工具房,儲藏室,功能的設置從建筑工作的需要來定。然后根據活動的動靜區別把室內的空間分成動靜兩部分,通過相應的隔斷、柜子等功能家具把大空間分割為陶藝工作間、建筑設計間、模型制作區和書房四個空間。
有時某個空間里只有一把Z型的椅子,孤零零的立在墻邊,具有雕塑一樣的質感,其實桌子裝在墻上,只要伸手把部分墻體拉下來就是一個木質的桌子,而空開的那部分則又成了類似書架的功能空間。書房的空間有多樣的選擇變化,陶土工作間就相對簡單很多,這里的功能性非常明確。緊挨著門是一個正方體的洗手池,室內則設計了一個可淋浴的衛生間,衛生間里的設施相當人性化,水龍頭的開關絕對不需動手,當皮特作完陶藝,滿手是泥的時候,只要用腳踩一下地上的開關,或者用膝蓋頂一下就可以了。
這個工作室通過一塊長達10m、厚度45cm的L型燈具在頂部連接到最近的一處老宅上去。原來的房子是木質的坡頂,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加之天花板很低,感覺比較壓抑。Graft一方面對木質進行了修復和檢查,從采光考慮,掀掉了一部分木材,代之以玻璃頂,以便讓加州那燦爛的陽光通過屋頂的玻璃傾瀉在室內,設計師戲稱這是工藝運動流派和包豪斯風格的結合。
在洛杉磯,皮特最喜歡在這里消磨時光
只要皮特在落杉磯他最喜歡在這里消磨時光,他喜歡在這里會客,看書,然后享受設計的樂趣。他喜歡工作室與老房子一脈相承的靜謐意境,喜歡設計師將傳統日本元素與歐洲當代元素的結合。從房間里一轉身,透過落地的玻璃窗就可看見屋后那日式的園林小水池。進出的兩道門都有素雅的臺階,原木的顏色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胡桃木則從屋外連到室內。L型的燈光裝置,表面由非常薄的云母石片做成,白天的時候是原本石材的顏色,到了晚上,黃色的暖光透過極薄的石片映射,溫暖柔軟的氣氛便漫溢起來。書房里有一個別致的書架,是日式書架和歐式黃金截面的嫁接。藝術和工藝時期的物質性,伴隨著胡桃木溫暖的調性,創造了一個現代的開放和連續空間,不同文化的起源密碼互相滲透,按其自有的語法、語義及現象的組成來創造出一種新的設計語言。
連娛樂雜志都知道皮特喜歡建筑,最新消息披露,布拉德·皮特將會到美國公共電視臺(PBS)擔當一檔名為《Design:e2》節目的主持人。在這檔節目中,皮特將會向觀眾們介紹很多綠色建筑。也許就像阿諾施瓦辛格演而優則仕,在政治上影響大眾一樣,布拉德皮特有望演而優則藝術,在建筑和藝術設計上成為一個搖旗吶喊的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