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藝術家對自己作品題材的選擇往往出于自身的修養與品性。這種選擇只是一種表象,隱于其后的是藝術家的藝術理想和生活經驗。藝術作品題材內容的“大”與“小”并不能決定藝術家或藝術作品的偉大與平庸,真誠的藝術家不會去考慮題材內容,他應該考慮的只是某一事物給自己的感受。我們每個人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感受,不過藝術家是特別敏感的,他們會通過某一事物會觸及到自身內心的最深處,也許這種感受是與生俱來的。 史健和彭蓬菁夫婦原本都是學西畫的,但是近來他們的作品中都顯現出中國傳統繪畫的影響,古裝的仕女,花卉出現在他們的油畫作品中,中國文化的深邃豐厚,為他們提供了無限延展的創作空間, 他們的作品多了些朝氣,少了些陳腐。也許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培養了我們更為挑剔的精細目光,彭蓬菁的作品是我們感受到單純與美麗,那潤澤的基調,那斑駁的肌理,那是一種輕盈的音符落在畫布中,自然賦予女性的生香活態越然于畫布油彩之間,所謂悅目,無過于此。史健的作品體味著自然與純凈,美麗的花朵述說生命的秘密,大膽的構圖,是的畫面增加了些許東方的禪意。 他們把自己的工作室取名為“果殼”,意為再狹小的空間也不會束縛他們的藝術創造性,他們會讓自己的理想在“果殼”中自由翱翔,這些作品使他們的“果殼”更加美麗。 展覽時間:2004年5月18日—2004年6月6日 展覽地點:安麗畫廊(中春路7611弄68號) |
![]() |
![]() |
![]() |
![]() |
![]() |